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腓骨肌萎缩症2型(CMT2)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于珍  栾春杰  顾鸣敏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上海 2000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0470951,31071107)资助
摘    要: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CMT)是人类最常见的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疾病之一, 全球群体发病率约为1/2500。CMT主要分为脱髓鞘型(包括CMT1, CMT3, CMT4和CMTX1)和轴索型(CMT2)。迄今为止, 先后已有17个CMT2的致病基因被定位和克隆, 然而对这些基因的致病机制所知甚少。建立CMT2小鼠模型是从动物水平研究突变基因致病机制的有效手段。目前已成功构建了近10种CMT2的转基因小鼠、基因敲除小鼠或基因敲入小鼠模型, 其中尤以带有人源致病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为多。文章简要介绍了CMT2小鼠模型构建策略, 着重阐述了CMT2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并对个别小鼠模型进行了剖析。

关 键 词:腓骨肌萎缩症2型  转基因小鼠  基因敲入小鼠  基因敲除小鼠  
收稿时间:2013-09-0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遗传》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遗传》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