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鱼类黑色素合成及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王天柱  吴庆  张宁  王冬杰  许洲  罗伟  杜宗君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成都 611130
基金项目:* 四川省“十三五”育种攻关项目(2016NYZ0047)
摘    要:鱼类已经被用作黑色素瘤研究的重要模型。近年来,因其病理特征均一的黑色素瘤模型及易于繁殖等优点,鱼类黑色素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s)是鱼类最重要的色素细胞,其合成的真黑色素(eumelanin)对鱼类体表着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合成过程主要涉及酪氨酸基因家族的催化作用;褐黑色素(pheomelanin)以往被认为在鱼类中不能合成,而近年来的研究结果为此提供了新的见解。随着鱼类黑色素合成的广泛研究,其合成调控机制也相应被深入探索。在黑色素合成调控网路中,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是各信号通路的关键调控因子,受到上游α-Msh/Mc1r、Wnt/β-Catenin及Scf/c-Kit等信号途径,介导下游酪氨酸基因家族,调控黑色素的合成。对鱼类黑色素的合成及相关信号通路进行综述,以期为鱼类黑色素合成的基础理论及水产养殖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了解人类黑色素合成的起源和调控,以及攻克黑色素瘤提供帮助。

关 键 词:鱼类  黑色素合成  信号通路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收稿时间:2019-12-0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