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芦苇沼泽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引用本文:孟敬慈,王国栋,曹光兰,胡楠林,赵美玲,赵延彤,薛振山,刘波,朴文华,姜明.中国芦苇沼泽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J].生物多样性,2024(2):49-61.
作者姓名:孟敬慈  王国栋  曹光兰  胡楠林  赵美玲  赵延彤  薛振山  刘波  朴文华  姜明
作者单位:1. 延边大学融合学院;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3. 延边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4.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1301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3A2004; 42077070; U19A2042);;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3FY111800);
摘    要:明确大尺度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一直是生态学及生物地理学领域的核心议题之一,其对于预测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的响应和制定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保护方案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全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野外调查数据,结合气候、地理、土壤等环境因子,探讨了中国芦苇沼泽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的芦苇沼泽植物物种丰富度总体表现为亚热带湿润区和温带湿润半湿润区较高,青藏高原区、温带干旱半干旱区和滨海区较低的特点;(2)芦苇沼泽植物物种丰富度与年降水、土壤有机碳、土壤总氮、纬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年均温、最冷月最低温、土壤pH值、海拔之间表现为显著负相关;(3)土壤因子特别是土壤pH值是影响芦苇沼泽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最主要因素,其次分别为淹水状况、气候因子和地理因子;(4)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土壤因子、淹水状况和气候因子直接影响植物物种丰富度,而地理因子通过调控土壤因子、淹水状况与气候因子间接影响植物物种丰富度。总体而言,中国芦苇沼泽植物物种丰富度具有空间异质性,其分布格局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土壤因子是影响植物物种丰富度...

关 键 词:物种丰富度  芦苇沼泽  分布格局  土壤因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