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蟹栖异阿脑虫寄生大菱鲆及其组织病理学研究
作者姓名:秦蕾  王印庚  张立敬  戴继勋
作者单位:1.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青岛,26600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青岛,266071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青岛,266071
3.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青岛,266003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摘    要:论文首次报道了蟹栖异阿脑虫(Mesanophrys carcini)在养殖大菱鲆体内的寄生情况以及所引起宿主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结果表明,感染的苗期大菱鲆的大部分器官组织包括皮肤、鳍、鳃、眼、脑、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胰腺和消化道等以及器官组织间隙中都发现了寄生的蟹栖异阿脑虫,属于全身性感染;而对于成鱼,蟹栖异阿脑虫主要寄生于皮肤、鳍和鳃等器官组织;严重感染者,蟹栖异阿脑虫可侵入其脑、肝脏、肾脏和心脏等器官组织,但数量不多。蟹栖异阿脑虫在大菱鲆体内的寄生能够引起病鱼各器官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该病在幼鱼和成鱼身上所表现出较一致的病理学特征为:鳃小叶呼吸上皮细胞增生;脑膜炎和脑组织液化性坏死;肾脏和脾脏造血组织坏死;肝脏中央静脉和窦状隙扩张;肌纤维发生凝固性坏死和眼的脉络膜充血、水肿;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研究认为,蟹栖异阿脑虫寄生引起的鳃损害使病鱼呼吸困难,窒息是病鱼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虫体寄生导致的各器官组织变性,坏死,使得病鱼器官功能衰竭可加速鱼的死亡。另外,文中还探讨了蟹栖异阿脑虫入侵大菱鲆的可能途径,认为破损的皮肤和鳃是入侵的主要途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在大菱鲆养殖过程中防止鱼体擦伤,保持池底清洁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对该病的治疗应采取外部杀虫和内部口服药物相结合的方式。

关 键 词:盾纤毛虫  蟹栖异阿脑虫  大菱鲆  组织病理学
文章编号:1000-3207(2007)05-0618-11
修稿时间:2005-11-22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