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互花米草防治和麋鹿保护的系统耦合作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引用本文:孙义,何冬梅,姬文翔,韦新仪,廖雅芳,孙子墨,吴文俊,马青山,李猛,邹景文,宜树华.互花米草防治和麋鹿保护的系统耦合作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J].生态学报,2024(5):1881-1891.
作者姓名:孙义  何冬梅  姬文翔  韦新仪  廖雅芳  孙子墨  吴文俊  马青山  李猛  邹景文  宜树华
作者单位:1. 南通大学脆弱生态环境研究所/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3.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4.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林业站
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2014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901393);
摘    要: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是典型的外来入侵物种,因其繁殖力和适应力强难以防治,直接威胁我国滨海滩涂湿地生物多样性,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是我国I级保护动物,是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和回归自然的典范,但仍面临野生种群稳定性低、与保护区环境承载力矛盾尖锐的问题。麋鹿喜食互花米草,其牧食行为可有效调控互花米草的时空分布格局,提升滨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并为其自身野化回归提供良好的环境。目前针对互花米草防治和麋鹿保护的研究较多,但少有二者耦合作用的探讨。尝试借助草地农业系统理论阐释互花米草防治和麋鹿保护(互花米草&麋鹿)耦合发展的范式和潜在机制,即寻求基于自然的克服系统相悖的解决方案。以期打破珍稀物种保护和入侵物种防控各自为战的范式,探索二者耦合发展思路和陆海农业实践。同时,探讨了利用无人机等技术搭建滨海滩涂湿地互花米草&麋鹿耦合系统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分析和管理体系。

关 键 词:草地农业  珍稀物种  生物入侵  草畜互作  系统相悖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