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植物吸滞PM2.5研究进展——从宏观到微观
引用本文:房佳兴,李少宁,赵娜,徐晓天,鲁绍伟.植物吸滞PM2.5研究进展——从宏观到微观[J].生态学报,2024(6):2632-2645.
作者姓名:房佳兴  李少宁  赵娜  徐晓天  鲁绍伟
作者单位: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燕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3.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834,32171844);
摘    要:PM2.5严重危害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虽然国内外大气PM2.5状况已有好转,但雾霾天气仍然时有发生。植物能有效吸附和净化大气中PM2.5,其净化作用受到生态学广泛关注。随着研究内容的深入,该领域研究尺度由宏观尺度转向微观尺度,研究对象由植被区转向植物个体,研究方法由野外监测转向人工控制法。因此在区域尺度上对比了植被、非植被区PM2.5浓度差异及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PM2.5吸滞量,以风洞、熏气法两种研究方法归纳了人工控制条件下植物净化PM2.5的研究成果,在大气PM2.5浓度和气象因素两方面探讨了环境因素对植物净化PM2.5的影响机制。得出宏观研究方面很多城市缺乏植被区与非植被区PM2.5浓度监测数据,微观方面植物个体吸滞PM2.5机理研究不够深入,缺乏植物吸滞PM2.5过程与机理的室内模拟外界环境的高精度对比试验,更缺乏环境因素直接影响植物吸收、分...

关 键 词:植物  PM2.5  吸滞作用  人工控制条件  环境因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