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石油浓度对浮游细菌群落影响的新发现
引用本文:位光山,孙静,李静,李菡,高峥.不同石油浓度对浮游细菌群落影响的新发现[J].微生物学通报,2015,42(5):826-834.
作者姓名:位光山  孙静  李静  李菡  高峥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 泰安 271018,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 泰安 271018,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 泰安 271018,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 泰安 271018,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 泰安 271018
基金项目: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1306150); Promotive Research Fund for Excellent Young and Middle-Aged Scientists of Shandong Province (No. BS2012HZ011); Project of Shandong Province Higher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No. J10LC09); Open Funding Project of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Biogenetic Resources, SOA (No. HY201205)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石油污染对海水中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并尝试阐述造成这种影响的机理。【方法】将采集自海上钻井平台附近的表层海水样品,在实验室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石油(0?10 g/L)处理1周后,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方法检测其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情况。【结果】得到了一些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的新发现,如细菌多样性不是简单地随石油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是呈现先降低再升高最后又降低的趋势。0.1 g/L石油处理组(M0.1)与0.5 g/L处理组(M0.5)、2.5 g/L石油处理组(M2.5)和10 g/L处理组(M10)的细菌群落结构更相似,且添加石油处理组(M0.1、M0.5、M2.5、M10)与未添加石油的对照组(M0)间细菌群落结构相差较大。与石油降解相关的细菌主要集中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基于TRFs在不同处理组的相对比例,可将实验得到的52个TRFs划分为6种类型:低浓度(I)、中浓度(II)、高浓度(III)、广浓度(IV)、窄浓度(V)石油适应型和石油敏感型(VI)细菌。另外,首次提出“碳(能)源-毒素”假说来解释石油污染对浮游细菌群落的影响。【结论】石油污染对浮游细菌群落的影响与石油的浓度和海水中原有的历史细菌群落密切相关,可以按照浮游细菌对石油的适应性对其进行分类,并且“碳(能)源-毒素”假说能较好地解释石油污染对浮游细菌群落的影响。

关 键 词:石油污染,TRFLP,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假说

New findings in effect of different crude oil concentrations on bacterioplankton communities
Wei Guang-shan,Sun Jing,Li Jing,Li Han and Gao Zheng.New findings in effect of different crude oil concentrations on bacterioplankton communities[J].Microbiology,2015,42(5):826-834.
Authors:Wei Guang-shan  Sun Jing  Li Jing  Li Han and Gao Zheng
Abstract:
Keywords:Crude oil pollution  TRFLP  Bacteri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s  Hypothesis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