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和温度对高原鼠兔褐色脂肪组织产热特征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王德华 孙儒泳 王祖望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 2.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北京,100875 |
| |
摘 要: | 测定了高原鼠兔( Ochotona curzoniae) 在驯化2 周后( 分4 种处理: 23 ℃,16 L:8 D; 23 ℃, 8 L:16 D; 5℃,16 L:8 D 和5 ℃, 8 L:16 D) 褐色脂肪组织(BAT) 的蛋白含量、线粒体蛋白含量和细胞色素c 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低温或短光照可刺激这些指标的增加; 最高值出现在低温加短光照组。说明在季节性驯化过程中, 光照和温度协同作用, 以诱导动物的产热调节。这与高原鼠兔群居性差、不筑巢的行为习性、栖息于开阔的矮蒿草草甸以及高寒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多变等因素有关。
|
关 键 词: | 高原鼠兔 褐色脂肪组织 线粒体 |
文章编号: | :0254-5853(1999)-05-0347-05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研究》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