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茎点霉侵染对采后龙眼果皮LOX活性和膜脂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陈艺晖 林河通 林艺芬 赵云峰 张居念 |
| |
作者单位: | 1.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产后技术研究所,福州350002 2.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州,35000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00192、30671464、3097207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2007BAD07B06);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9351511001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0510019、2008J0044);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闽教科〔2007〕20号)资助。 |
| |
摘 要: | 用拟茎点霉(Phomopsis longanae Chi)侵染福眼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 ‘Fuyan’)果实,研究龙眼果皮脂氧合酶(LOX)活性、膜脂脂肪酸组分和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及其与果皮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拟茎点霉侵染导致龙眼果皮褐变指数、LOX活性和细胞膜透性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组分[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和花生一烯酸(C20∶1)]下降而饱和脂肪酸组分[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增加,脂肪酸不饱和指数(IUFA)和脂肪酸不饱和度下降。拟茎点霉侵染提高龙眼果皮LOX活性和加速膜脂不饱和脂肪酸的降解,从而破坏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导致膜系统区室化功能丧失,使多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接触,引起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和黑褐色高聚物形成,导致龙眼果皮褐变。
|
关 键 词: | 龙眼 褐变 脂氧合酶 脂肪酸组分 细胞膜透性 拟茎点霉 |
收稿时间: | 2011-01-31 |
修稿时间: | 2011-03-26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