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胃底腺息肉与胃增生性息肉的临床、内镜特征分析
作者姓名:廖丹  钱波  徐敏  张叶飞  张雅婧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上海 200080;江苏省启东市妇幼保健院内科 江苏 启东 226200;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江苏 苏州 21500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上海 200080
基金项目:上海科技人才计划项目(18YF1420000)
摘    要:目的:分析胃底腺息肉与胃增生性息肉的临床、内镜下等特点。方法:回顾性搜集胃镜检出的经病理证实的胃底腺息肉和胃增生性息肉393例纳入分析,按年龄、性别、发生部位、大小、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状态、是否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等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93例增生性息肉与胃底腺息肉中,男178例,女215例,男女比例为1:1.2,年龄28~89岁。随着年龄的增高,胃息肉发生率越高,但各年龄段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的增生性息肉与胃底腺性息肉大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胃息肉的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息肉H.pylori感染率较胃底腺性息肉高(P<0.05),而胃底腺息肉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率较胃增生性息肉高(P<0.05)。结论:增生性息肉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胃底腺息肉与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有关。对胃底腺息肉与胃增生性息肉的临床、内镜特点的分析有助于胃镜检查对胃息肉性质的初步判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关 键 词:胃底腺息肉  胃增生性息肉  部位  H.pylori感染率  质子泵抑制剂
收稿时间:2019-04-06
修稿时间:2019-04-3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