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甘草野生种群地上植株形态地理变异及其生态学机制分析
引用本文:魏胜利,王文全,刘春生,王继永,孙志蓉,王海.甘草野生种群地上植株形态地理变异及其生态学机制分析[J].生物磁学,2011(Z1):4614-4618.
作者姓名:魏胜利  王文全  刘春生  王继永  孙志蓉  王海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药材集团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0171141、30572328、30400588)
摘    要:目的:研究甘草地向部分形态特征地理变异规律并分析其形成的生态学机制。方法:采用样方调查的方法测定全国8省区35个旗县甘草野生种群的地上植株形态特征,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甘草地上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规律及其形成的生态学机制。结果:(1)不同甘草野生种群的株高、侧枝数、侧枝角度、侧枝长度、复叶长度、小叶数、小叶长度和宽度8项形态指标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2)各形态形态指标与产地年均温、日照百分率等气候因素密切相关。结论:甘草野生种群地上植株形态特征存在显著的地理变异,导致甘草种群产生地理变异的气候因子主要是光照因子,其次为温度因子和水分因子,其相关关系可用多元回归模型解释。

关 键 词:甘草  种群  地理变异  形态特征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