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鹏半岛薇甘菊的空间发生规律 |
| |
作者姓名: | 唐尚杰 杨龙 刘美洁 黄钰辉 甘先华 尹光彩 孙中宇 |
| |
作者单位: |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070;广东省 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520 |
| |
基金项目: | 广东省科学院平台培育专项(2020GDASYL-0104002);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022KJCX003) |
| |
摘 要: | 【目的】研究薇甘菊的入侵与地形、人为干扰间的关系,量化不同干扰因素对薇甘菊发生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薇甘菊的发生规律,为薇甘菊的系统防治与管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使用无人机遥感系统所获取的高分辨率航片作为数据源,通过目视解译方法确定薇甘菊的发生区域后结合3S技术手段,对深圳大鹏半岛210000 m2研究区内的薇甘菊发生状况与地形因子及人为干扰度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研究区内薇甘菊在低海拔区和阳坡分布居多,86.80%的薇甘菊入侵发生在人类轻中度干扰区,20°~40°坡度位置是薇甘菊的重点发生区。研究网格单元内薇甘菊的发生面积与坡度、高程显著负相关(P<0.01),与坡向相关性较差。【结论】在人为干扰较小的自然条件下,制约薇甘菊扩散发生的主要因子是入侵地的群落结构,而在人为干扰较为严重的地区,薇甘菊入侵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消失后产生的空白生态位密切相关。
|
关 键 词: | 薇甘菊 空间分布 地形因子 人为干扰指数 扩散规律 无人机 |
收稿时间: | 2022-10-14 |
修稿时间: | 2022-12-08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安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安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