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法分离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 |
| |
作者姓名: | 王佐 童中艺 周晓峰 姜志胜 唐朝克 宋砚明 田永凤 |
| |
作者单位: | 1. 南华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衡阳,421001 2. 南华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衡阳,421001;湖南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常德,415000 |
| |
摘 要: | 用一种杂交瘤皿,根据内皮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colony-forming units,EPCs-CFUs)的形态特征和EPCs表面特异性标记物分离EPCs.取大鼠股骨、胫骨骨髓,将全骨髓接种在聚苯乙烯制作的杂交瘤皿上,培养4~7天后出现CFUs,将这些集落分别挑选出来后,取单个集落的部分细胞免疫荧光鉴定EPCs表面特异性标记物CD133/VEGFR-2.CD133/VEGFR-2双阳性即为EPCs-CFUs.与此对应的余下一部分继续传代增殖,流式细胞术鉴定CD133/VEGFR-2/CD34,并把此方法命名为微孔法.发现接种后第4天,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CFUs.免疫荧光鉴定大约7%的CFUs为CD133 /VEGFR-2 ,进一步传代培养,流式细胞术鉴定CD133 /VEGFR-2 /CD34 细胞纯度达70%以上.传代细胞可在体外形成血管样结构,并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vWF.结果表明通过微孔法能成功地从大鼠骨髓分离到EPCs.
|
关 键 词: | 杂交瘤皿 分离 大鼠骨髓 内皮祖细胞 微孔法 |
收稿时间: | 2006-12-18 |
修稿时间: | 2006-12-18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