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近50年武威市地气温差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
引用本文:杨晓玲,丁文魁,李岩瑛,胡津革. 近50年武威市地气温差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J]. 生态学报, 2015, 35(8): 2719-2725
作者姓名:杨晓玲  丁文魁  李岩瑛  胡津革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 730020;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 武威 733000,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 武威 733000,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 武威 733000,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 武威 733000
基金项目:科技部(气象)行业专项"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技术"(GYHY201106029-01-8);石羊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防御对策研究(IAM201205)
摘    要:利用1961—2010年甘肃省武威市4个气象站月平均0 cm地温、气温及年日照时数、蒸发、降水、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等观测资料,运用趋势系数法系统分析了该区域近50 a地气温差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相关系数法和多元线性回归中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了影响地气温差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武威市地气温差的空间分布与地表植被、地层岩性、土层含水量等局域性因素有关,中部绿洲平原最大,北部荒漠区最小。月变化中,夏半年较大,6月最高;冬半年较小,12月最低。季节变化趋势不太一致,春夏季均呈上升趋势;秋季中北部上升,浅山区下降;冬季(除北部荒漠区外)均呈下降趋势。年和年代际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北部较显著;年平均地气温差的时间序列存在着5—7 a的准周期变化,并在2004年发生了突变。年地温、气温均呈升高趋势,年地气温差与地温、气温呈正相关。影响地气温差的主要因子是最高地温、蒸发量和降水量。地气温差与平均最高地温、平均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均呈正相关,但与蒸发、降水、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均呈负相关。

关 键 词:地气温差  变化趋势  气象因子  相关性
收稿时间:2013-08-07
修稿时间:2014-07-25

Analysis on change trend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soil and air temperature in Wuwei city during recent 50 years
YANG Xiaoling,DING Wenkui,LI Yanying and HU Jinge. Analysis on change trend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soil and air temperature in Wuwei city during recent 50 years[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5, 35(8): 2719-2725
Authors:YANG Xiaoling  DING Wenkui  LI Yanying  HU Jinge
Abstract:
Keywords:differences between soil and air temperature (Ts-Ta)  change tre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correla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