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风毛菊属植物区系地理研究及与邻近地区区系的关系 |
| |
作者姓名: | 王一峰 王俊龙 吴依茜 杜国祯 |
| |
作者单位: |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70;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70;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
| |
基金项目: |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教委基金 |
| |
摘 要: | 根据对风毛菊属植物野外调查,标本的收集、整理和系统鉴定,该地区风毛菊属植物共有57种1变种,隶属于4亚属,在甘肃省有2个分布丰富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南地区和祁连山地。分析表明,风毛菊属植物是一个北温带分布的属,可划为5个分布型和2个变型,其中以中国特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分布最多(分别占36%和29.5%),特有属为新特有属,说明该区系属于一个年轻的、以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分布为主的温带性质,并与青藏高原、中亚地区有密切联系;喜马拉雅、横断山区是风毛菊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华北、华中地区是一个次生分布中心;菊科在古地中海地区于第三纪的早、中期得到分化与发展,其中原始的帚木菊族向西南亚迁移时分化、衍生出原始的菜蓟族的祖先种,该族在大约第三纪从起源中心向中亚干旱地区分化出风毛菊属植物,因此,该区系起源于第三纪的中亚至喜马拉雅一带;青藏高原的隆起、海浸海退,使属内种类剧烈分化,第三纪、第四纪北半球冰期、间冰期交替作用,使本区系向亚洲温暖地区迁移,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现今的区系成分。
|
关 键 词: | 甘肃 风毛菊属 区系特征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