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改良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在快速病理诊断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董愉,杨诗聪,吴惠群,梁英杰.改良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在快速病理诊断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8(2).
作者姓名:董愉  杨诗聪  吴惠群  梁英杰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摘    要:目的对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改良,使染色操作更加快速和简单,以便能用于术中先天性巨结肠的快速病理诊断。方法以传统的亚铁氰化铜法为基础并进行改良,将底物碘化乙酰硫代胆碱的浓度增加10倍,高浓度的底物加快渗透组织,缩短孵育染色时间。在孵育染色后用DAB(二氨基联苯胺)处理,使阳性产物更加稳定,颜色由棕色加深为棕黑色,不容易退色,更易于观察。结果先天性巨结肠症的直肠黏膜固有层腺体之间可见增生的胆碱能纤维,乙酰胆碱酯酶阳性呈棕黑色,而正常直肠黏膜固有层腺体之间没有增生的胆碱能纤维,乙酰胆碱酯酶染色为阴性。与传统的亚铁氰化铜法相比较,本改良法染色特异性无明显差异,但孵育染色时间从原来的60~120min缩短至10~15min。结论本改良法使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操作比传统方法更加快速和简单,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手术中先天性巨结肠的快速病理诊断,对临床医生制定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