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对松辽流域植被叶面积指数动态的影响
作者姓名:马云飞  何全军  张月维  石艳军  李建平  袁福香
作者单位: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长春 130062;长白山气象与气候变化吉林省重点实验室, 长春 130062;吉林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科技创新中心, 长春 130062;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 广州 510640;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长春 130062;吉林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科技创新中心, 长春 130062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项目(20210203152SF);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1J076)
摘    要: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对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月尺度MODIS LAI、气象等数据,采用基于像元的趋势及偏相关分析、时滞与累积效应分析和改进的残差分析等方法,评估松辽流域2001—2021年生长季植被叶面积指数(LAI)动态,在顾及时滞与累积效应的情况下探究气候与人为驱动因素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1)松辽流域LAI总体呈“平原低,山地高”的空间分布格局。近21年植被LAI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未来植被变化以持续改善为主,但内蒙古西部草原及大、小兴安岭局部地区仍存在退化风险。(2)LAI总体上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相较气温植被生长对降水更敏感。LAI变化的时间效应随气候因子、覆被类型及植被分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LAI对气温的主要时间效应为2个月滞后和0—1个月累积,而对降水主要为无显著滞后和1个月累积。(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联合作用是影响松辽流域植被LAI动态的主要原因,两者对植被变化的贡献分别占41.7%和58.3%,同时考虑时滞和累积效应时,提升了气候因子对植被生长的解释度。

关 键 词:气候因子  松辽流域  时滞累积效应  人类活动  残差分析  
收稿时间:2023-05-06
修稿时间:2023-09-16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