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扎龙湿地不同生境芦苇功能性状变异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
作者姓名:焦德志  钟露朋  杨建霄  于保刚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 抗性基因工程与寒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齐齐哈尔 161006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145209321)
摘    要:物种的遗传特征和外在环境条件的差异共同决定了植物功能性状的表达,植物功能性状可以反映物种对环境条件的适应策略。采用大样本抽样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扎龙湿地4种生境(盐碱生境、旱生生境、湿生生境和水生生境)芦苇分株和叶功能性状,分析不同生境芦苇功能性状的分异规律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芦苇功能性状均表现出中等程度变异。其中分株和叶性状均以盐碱生境最低(P<0.05),分株及除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以外的叶性状均以水生生境最高;株高和株重在种群内的变异系数为15.96%-48.61%和38.65%-87.82%,种群间的变异系数为46.58%和66.39%;叶性状在种群内的变异系数为13.21%-72.37%,种群间的变异系数为26.46%-57.03%;(2)不同生境芦苇功能性状间存在协同变化特征。芦苇的株高、株重、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重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比叶面积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性因生境不同存在一定变化;(3)不同生境芦苇的原位土壤因子表现出异质性特征,芦苇功能性状的变异是含水量、pH、有机质和速效氮等土壤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含水量、有机质和速效氮为正向驱动,而pH为负向驱动。因此,芦苇通过自我调节功能性状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局域尺度不同生境的土壤因子是引起芦苇功能性状产生分异的导因。

关 键 词:扎龙湿地  不同生境  芦苇  功能性状  土壤因子
收稿时间:2022-08-20
修稿时间:2023-04-18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