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江油渔洞子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巨鲕灰岩中疑似蓝细菌及早三叠世疑似蓝细菌的双幕式爆发* |
| |
作者姓名: | 周志澄 罗辉 Willems H 许波 王学恒 蔡华伟 陈迪舒 刘实佳 陈金华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 210008,2287789372@qq.com;
2)Fachbereich Geowissenschaften, Universitat, Bremen,28359 Bremen, Germany |
| |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Grant No. XDB0301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402016,41072008),中国科学院“外国专家研究员”计划项目(2009Z2-7)和德国研究委员会课题(Wi725/26)联合资助。 |
| |
摘 要: | 二叠纪末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海洋底栖生物的大灭绝及早三叠世蓝细菌的爆发,有关这一时期我国华南蓝细菌化石的报道主要来自早三叠世早期的微生物岩。四川江油渔洞子剖面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下部巨鲕灰岩中首次发现有丰富的疑似蓝细菌,在种类和结构上与以往所报道的蓝细菌有着明显区别。疑似蓝细菌在巨鲕内和围岩中的富集,表明巨鲕灰岩的成因与疑似蓝细菌的活动有关,与飞仙关组底部微生物岩在成因上有着密切联系,显示早三叠世早期在这一地区发生了疑似蓝细菌的双幕式爆发,同时,暗示着这一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至少发生了两次海洋环境恶化及动物灭绝事件。疑似蓝细菌的爆发性生长,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海洋含氧条件的改善,进而为早三叠世末、中三叠世的生物全面复苏、辐射有着重要意义。
|
关 键 词: | 巨鲕灰岩 疑似蓝细菌 爆发 生物成因 古生态环境 生物大灭绝 生物复苏 早三叠世 飞仙关组 渔洞子 四川江油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古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古生物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