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变化 |
| |
作者姓名: | 曾歆花 张万军 宋以刚 璩芳 赵昕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石家庄05002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石家庄050021 3. 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上海,201602 |
| |
基金项目: |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农田水土保持生物防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华北38°N带典型生态系统碳氮水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项目 |
| |
摘 要: |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1986年和2008年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植物组成与种群结构的变化,运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土壤养分变化及其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22年后,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群落逐渐由草本向乔灌木转变,且草本植物的物种数显著减少;2)灌木的盖度和生物量显著增加,引起灌下小环境的改变,使湿生草本植物明显减少,从而导致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降低;3)植物物种多样性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全Ca和全Mg含量的影响。封山育林22年以后,群落结构渐趋合理,生物量显著增加,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并且对土壤表层的养分产生了明显的回馈作用。
|
关 键 词: | 植被恢复 物种多样性 物种组成 土壤养分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