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围塘清洁养殖模式的构建及其环境效应
引用本文:卢光明,徐永健,陆慧贤. 围塘清洁养殖模式的构建及其环境效应[J]. 生态学杂志, 2011, 30(6)
作者姓名:卢光明  徐永健  陆慧贤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211
基金项目:908专项项目,宁波大学校学科项目
摘    要:采用陆基围隔方法,构建了单养鱼(F)、鱼+藻(FG)、鱼+藻+沙蚕(FGP)以及鱼+沙蚕(FP)4种养殖模式,试验生物包括菊花江蓠(Gracilaria lichenoides)、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和黑鲷(Sparus macrocephlus),分别对不同养殖模式系统中水体及沉积物的氮、磷等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其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在4个模式中,放养菊花江蓠1.5kg·m-2、双齿围沙蚕22.5 kg·hm-2的密度下,能够对养殖水体及沉积物起到较好的净化效果,并且能够有效提高黑鲷的收获规格及产量;其中菊花江蓠主要体现在对于水体中DIN和DIP的净化,具藻处理中氮、磷含量均较不具藻处理低(P<0.05),而具藻处理(FG、FGP)和不具藻处理(F、FP)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双齿围沙蚕主要体现在对于沉积物POM的修复,具沙蚕处理的氮、磷含量均低于不具沙蚕处理,这在1~2 cm和2~4 cm 2个层段中特别明显,具沙蚕处理沉积物中总氮、总磷要较不具沙蚕处理分别低7%和9%,两者差异显著(P<0.05).搭配藻类或沙蚕处理的黑鲷养殖产量都显著高于单养黑鲷处理(P<0.05),其中FGP处理黑鲷产量比F处理高57%.综合考虑,FGP模式具有最佳的环境效益、产量效益及综合效益.

关 键 词:围塘养殖  清洁生产  环境效应  养殖模式

Buildup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 of clean mariculture model in land-based enclosure
LU Guang-ming,XU Yong-jian,LU Hui-xian. Buildup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 of clean mariculture model in land-based enclosure[J].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11, 30(6)
Authors:LU Guang-ming  XU Yong-jian  LU Hui-xi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