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河流域土壤保持和水质净化服务及其权衡与协同关系 |
| |
作者姓名: | 刘灿均 门宝辉 申耀铎 庞金凤 |
| |
作者单位: | 华北电力大学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 北京 102206 |
| |
基金项目: | 全球环境基金(GEF)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主流化项目(1-2,2-6) |
| |
摘 要: | 滦河流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但流域内仍存在水土流失、河流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基于实测资料及loadest模型等工具率定InVEST模型参数,定量评估了滦河流域各生态区2005、2010和2015年土壤保持和水质净化服务及其时空变化特征,采用相关分析和基于网格的Moran′I指数分析了两项服务的作用机理和权衡与协同关系的时空分异,并探讨了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二者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年、2010年、2015年滦河流域年均土壤保持强度为136.45 t/hm2,时间上呈现出先强增后微减的特点,空间格局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增加;流域总氮(TN)、总磷(TP)年均输出量分别为1526.73 t/a和82.89 t/a,输出量逐年增加且集中在流域中下游,流域整体水质净化能力有所减弱。流域内水体中TN、TP浓度与泥沙入河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土壤保持和水质净化服务关系整体上由协同向权衡转变,空间上的差异性表现为林地、草地集中区域(生态区A)多以协同关系为主,而农牧带交错地区(生态区B)多以权衡关系为主。建议未来滦河流域开展生态建设和管理工作时应统筹考虑土壤保持...
|
关 键 词: | 土壤保持服务 水质净化服务 滦河流域 权衡与协同关系 土地利用 |
收稿时间: | 2022-07-10 |
修稿时间: | 2022-12-09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