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一个Ⅲ类酸性几丁质酶基因与果实成熟关系的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刘菊华 徐碧玉 张建斌 贾彩红 金志强 |
| |
作者单位: | 1. 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口,571101 2. 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海口,570102 |
| |
基金项目: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海南省热带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保鲜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
| |
摘 要: | 为了解Ⅲ类酸性几丁质酶基因(MaCHⅢ)与香蕉果实采后成熟过程的相互关系,对经乙烯和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的巴西香蕉果实采后乙烯释放量、Ⅲ类酸性几丁质酶基因(MaCHⅢ)表达以及几丁质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1)乙烯催熟处理的香蕉果实,乙烯释放量比对照处理的果实提前15 d达到高峰;1-MCP处理的香蕉果实,乙烯生物合成和果实成熟明显受到了抑制.(2)外源乙烯加速了MaCHⅢ基因的下调表达和Ⅲ类酸性几丁质酶活性的下降,MaCHⅢ表达量和Ⅲ类酸性几丁质酶活性分别在采后第3天和第4天下降到最小值.(3)1-MCP处理使MaCHⅢ基因呈现上调表达,Ⅲ类酸性几丁质酶活性上升,MaCHⅢ基因表达量和Ⅲ类酸性几丁质酶活性分别在采后18 d和25 d达到高峰.研究表明,MaCHⅢ基因可能与香蕉果实采后成熟呈负相关.
|
关 键 词: | 香蕉 Ⅲ类酸性几丁质酶 基因表达 酶活性 果实成熟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