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渗氧能力水稻品种对砷的耐性和积累
作者姓名:吴川  莫竞瑜  薛生国  罗超睿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长沙 410083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环保)行业科研资助项目(20110905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01493)
摘    要:水稻是目前世界上(尤其是东南亚)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砷(As)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日益加剧的土壤砷污染,严重影响了稻米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威胁着人体健康。通过温室实验,研究CNT 87059-3、玉香油占和巴西陆稻3种不同渗氧能力的水稻品种在不同砷浓度处理下的生长情况和砷积累特征,结果表明:(1)渗氧能力强的玉香油占砷耐性指数最高,砷处理浓度为2 mg/L时耐性指数高达0.71,而CNT 87059-3的耐性指数为0.55,巴西陆稻仅有0.17;(2)随着砷处理浓度的升高,3种水稻品种的生物量呈现下降趋势,但渗氧能力强的玉香油占较其它两品种生物量的下降幅度小;(3)在不同砷浓度处理下水稻地下部分的砷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同种砷浓度处理下不同水稻品种的地下部分砷含量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渗氧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与渗氧能力较弱的品种相比能显著降低砷在根部(地下部分)的积累。水稻渗氧能力与其砷耐性和砷积累有显著相关性,渗氧能力越强,水稻的砷耐性越强,砷的积累量越少。因此,通过筛选渗氧能力强的水稻品种,有望降低污染农田水稻的砷含量和健康风险。

关 键 词:  水稻  渗氧  耐性  积累
收稿时间:2013-06-12
修稿时间:2013-10-2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