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多枝柽柳光合作用及水分利用的生态适应性
作者姓名:王珊珊  陈曦  王权  包安明  曹晓明  李平衡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
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静冈大学农学部,日本,42285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中科院百人计划;西部之光博士专项
摘    要: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限制植物光合同化和个体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为了从根本上认识到荒漠绿洲过渡带植物对特殊生境和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机制,有必要深入的了解植被对不同环境因子适应过程的协调性。本文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的建群种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自然状态,模拟降水、遮光处理以及降水和遮光双因子处理下,利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和Model 3500植物水分压力室分别测定光合作用和枝条水势,研究多枝柽柳枝条水势对浅层土壤水分和光照变化的响应,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效率(LUE)的日进程。结果表明:这四种处理方式下,枝条水势随土壤水分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差异,趋势表现为黎明前枝条水势最高(-1.2 MPa),正午枝条水势最低(-3.2 MPa),太阳落山后枝条水势逐渐升高的趋势;WUE和LUE日变化呈现出近似双峰型抛物线,WUE日变化曲线在11:00和16:00有两个不明显的波峰,LUE日变化曲线在10:00和16:00出现两个明显波峰。当光照发生变化时,遮光处理下的WUE和LUE日变化都较自然状态下的日变化低,分别降低了1.5 ?mol CO2?mmol-1 H2O的WUE和0.20*10-2 ?mol CO2??mol-1APAR的LUE。研究表明,作为深根系植物的多枝柽柳,生存主要依靠地下水来补给水分,所以浅层土壤水分条件变化没有明显引起光合和蒸腾的响应。而午间光强、高温是构成多枝柽柳光抑制现象的主要原因,这是多枝柽柳长期在荒漠绿洲过渡带形成的对抗环境胁迫的一种表现。

关 键 词:生态适应性  水分利用效率  光能利用效率  多枝柽柳  荒漠绿洲过渡带
收稿时间:2010-05-28
修稿时间:2010-11-29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