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鲤鱼生长激素基因在鲫鱼中的基因转移及PCR检测
作者姓名:赵晓祥 张淑梅 等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哈尔滨150010
摘    要:
鲫鱼群体内,个体之间的生长速度差别不大,遗传保守性较强,用常规育种方法很难获得生长速度快、个体差异较大的后代。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基因如鱼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鱼的受精卵中,而获得转基因鱼是钱定向育种的一条有效途径。已有报道,在虹鳟鱼生长激素cDNA上游连结一个病毒启动子构建成表达质粒,由此获得的转基因鲤鱼比对照生长速度快20%。但是未见有将鲤鱼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鲫鱼受精卵的报导。我们克隆了鲤鱼生长激素基因,并用它构建了含有病毒启动子(F.1,插入0.8Kb,位于XbaI和PstI之间)的表达质粒(Fig.2,命名为pCMV-TK-CGH)。用该质粒对鲫鱼受精卵进行注射,注射了1000粒卵,获得了转基因实验鲫鱼480尾。孵化率为48%。将其中100尾幼鱼于水簇箱中进行放养。选择其中个体较大的50尾进行PCR检测。其中8条鱼的基因组DNA有0.6Kb的PCR扩增产物(Fig.3),表明其上整合有外源的鲤鱼生长激素基因,其整合率为16%。其中最大的一条体重4.2g,体和6cm,比对照(0.7g,4cm)体重增加5倍,体长增加2cm(Fig.4)。我们构建的是高效表达质粒,其上含有巨细胞病毒增强子和人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启动子(属强启动子),对鲤鱼生长激素基因有较强的启动作用。鲤鱼和鲫鱼在分类上属同科不同属,考虑到两者生长激素基因有较强的启动作用。鲤鱼和鲫鱼在分类上属同科不同属,考虑到两者生长激素基因的同源性,对转基因鲫鱼的PCR检测参照了加拿大学者Du所用引物的设计、使注射的外源基因与其本身的内源生长激素基因相区别。我们的转基因整合率(16%)与Zhang(10%)、Grass和Hackett等报道的接近。转基因鲫鱼生长速度增加的倍数(5倍)与Du等人的结果(2-6)接近。但是,这一生长速度快的优势能否遗传给后代,有待进一步观察。

关 键 词:鲤鱼 生长激素基因 鲫鱼 基因转移 检测 PCR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