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对秋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
| |
引用本文: | 马丽, 杨盛昌. 铝对秋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 2011, 35(1): 145-152. |
| |
作者姓名: | 马丽 杨盛昌 |
| |
作者单位: | 1.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厦门 361005 2.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承德 067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972334)资助 |
| |
摘 要: | 为探讨铝对秋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铝盐(0-100 mmol/L AlCl3)处理后秋茄的各种生理反应,对幼苗的生长、净光合效率、膜脂过氧化作用、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与胁迫程度及时间的关系作了对比研究,特别分析了高浓度(25-100 mmol/L Al3+)胁迫下,秋茄叶片和根部活性氧清除系统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在10 mmol/L浓度以下,秋茄在生理特性上表现出对铝胁迫的最大适应性,能维持正常生命生长过程。当浓度增加至25-100 mmol/L,秋茄的生理反应较为敏感,膜脂过氧化加重,MDA含量及保护酶活性随铝浓度增加的变化趋势与其在海莲中的表现基本相似。高浓度铝胁迫的极端环境使植物体内产生过量的活性氧自由基,诱导了细胞膜系统的氧化损伤,最终导致秋茄植株衰老甚至死亡。抗氧化保护酶系统SOD、CAT、POD的协同作用,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维持细胞内活性氧代谢平衡;特别是POD被激活的程度最大,且持续时间最长,可以考虑作为秋茄幼苗抗铝胁迫的生理标志。秋茄叶片和根部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在25和100 mmol/L Al3+胁迫下均显著增加。
|
关 键 词: | 铝 秋茄 生理特性 |
收稿时间: | 2009-12-08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