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异裂菊属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
作者姓名:史艳财  邹蓉  唐健民  熊忠臣  蒋运生  韦霄  邓涛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国科学院 广西植物研究所, 广西 桂林 5410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623);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4GXNSFAA118093); 广西植物研究所基本业务费项目(桂植业17004,17014)[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260623);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xi(2014GXNSFAA118093); Foundamental Research Fund of Guangxi Institute of Botany(17004,17014)]。
摘    要:异裂菊属是广西喀斯特石山区典型的特有属,根际微生物是其能否有效吸收、有效利用土壤养分和适应石山恶劣土壤环境的最直接表征之一。该研究采用DGGE和Biolog两种方法对异裂菊属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异裂菊属5个种根际pH、碱解氮等9个养分含量都高于非根际。(2)5个种的根际、非根际存在2个共有细菌类群,但在数量上存在差异,3个种的根际条带小于非根际;5个种的根际、非根际微生物群落较为相似,较易聚在一起。(3)绢叶异裂菊根际微生物对碳源利用能力最强,凹脉异裂菊非根际最弱,其他对碳源的利用能力较接近;异裂菊属种根际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都高于非根际,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非根际,优势度指数与非根际基本相同或略高于非根际,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与优势度指数规律相似;异裂菊属根际、非根际微生物利用的碳源主要是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化合物,4个种根际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高于非根际。(4)阳离子交换量、黏粒含量百分率和碱解氮是影响异裂菊属根际微生物碳源利用模式的最重要因子。总体来说,土壤理化性质对异裂菊属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异裂菊属通过分泌羧酸、糖等多类化合物提高了根际微生物的活性,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根际肥力水平。

关 键 词:喀斯特石山区   特有属   根际微生物   PCR-DGGE   Biolog微平板法
收稿时间:2017-11-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植物》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