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淡水藻类对萼花臂尾轮虫培养效果的比较 |
| |
作者姓名: | 李香 张清靖 李凯 |
| |
作者单位: | 1.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3;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暨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68 2. 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暨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68 3.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
| |
基金项目: | 北京林业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北京市科委科研项目 |
| |
摘 要: | 在28℃下,采用群体累积培养法,探讨了不同浓度的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deosa)、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as-aquae)和沙角衣藻(Chlamyclomoras sajao),以及在等生物量条件下,以上3种藻类两两配比饵料(3:1、1:1和1:3)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的培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蛋白核小球藻、水华鱼腥藻和沙角衣藻对萼花臂尾轮虫增殖效果的影响分别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显著(P〈0.05)和不显著(P〉0.05);蛋白核小球藻与水华鱼腥藻组成的混合饵料对萼花臂尾轮虫的增殖效果均优于其中的单一种类(P〈0.05);沙角衣藻无论是单独投喂,还是与其它藻类混合投喂,轮虫的培养效果均不理想。因此,该种类不宜用作轮虫饵料开发。该研究还表明,蛋白核小球藻是培养萼花臂尾轮虫的最适单一种类,它与水华鱼腥藻组成的混合饵料培养萼花臂尾轮虫效果更好。
|
关 键 词: | 萼花臂尾轮虫 饵料浓度 增殖效果 蛋白核小球藻 水华鱼腥藻 沙角衣藻 |
文章编号: | 1000-0933(2006)06-1739-06 |
收稿时间: | 2006-03-23 |
修稿时间: | 2006-03-232006-05-2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