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不同退耕方式下土壤碳氮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
| |
作者姓名: | 王志齐 杜兰兰 赵慢 郭胜利 |
| |
作者单位: |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凌 7121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凌 712100 |
| |
基金项目: | 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79,41071338)资助 |
| |
摘 要: | 研究植被恢复对土壤碳氮动态的影响,对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应对全球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恢复植被为对象,以农田为参照,分析了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方式对0~100 cm剖面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影响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退耕还林还草显著提高了土壤的SOC和TN含量.退耕后,SOC和TN含量均较农田明显提高.0~100 cm土层SOC平均含量人工乔木林为农田的1.43倍,增幅最大;其次是人工灌木,为1.36倍;最后是人工草地,为1.21倍.0~100 cm土层TN平均含量人工乔木林增幅最大,是农田的1.30倍;其次是人工草地,为1.21倍;而人工灌木增幅最小,为1.13倍.与农田相比,人工恢复植被类型间SOC和TN含量及细根密度的差异在土壤剖面深度上表现出不同,人工乔木和灌木最明显,影响深度>100 cm;草地最小,仅为60 cm.恢复植被的细根密度、C∶N和凋落物量显著高于农作物,细根密度与SOC、TN呈显著线性相关(P<0.01).细根的质和量以及凋落物量是不同人工恢复植被下SOC和TN含量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
关 键 词: | 土壤全氮 土壤有机碳 细根 凋落物 植被类型 |
收稿时间: | 2015-09-06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