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河中下游农业景观异质性对传粉昆虫多样性的多尺度效应——以巩义市为例
引用本文:王润,丁圣彦,卢训令,宋博.黄河中下游农业景观异质性对传粉昆虫多样性的多尺度效应——以巩义市为例[J].生态学杂志,2016,27(7):2145-2153.
作者姓名:王润  丁圣彦  卢训令  宋博
作者单位:1.教育部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南开封 475004;;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4
基金项目: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95, 41071118)资助
摘    要:农业景观中非农生物所提供的服务是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基础,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加强,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丧失是现代农业发展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之一.本文以黄河中下游典型农业区巩义市为研究区,根据其典型的地貌特征(山地-丘陵-河川)来探究地貌类型、景观和生境3种尺度上景观异质性对传粉昆虫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使用诱捕盘法(pan traps)获取传粉昆虫,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多尺度上农业景观异质性对传粉昆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共捕获传粉昆虫67012头,分属7个目、86个科.其中,优势类群为食蚜蝇科、花蝇科;常见类群为果蝇科、丽蝇科、蜂虻科、头蝇科、花萤科、瘿蜂科、胡蜂科、小蜂科、切叶蜂科、蜜蜂科.地貌类型对传粉昆虫多样性的影响最为显著(P<0.001),表明丘陵和山地地区为传粉昆虫的蜜源地;其次是生境尺度(P<0.05),但景观尺度和尺度间的交互作用的影响不显著.丘陵和山地地区的景观异质性对传粉昆虫多样性的影响为本地区不同地貌类型的景观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 键 词:传粉昆虫多样性  景观异质性  诱捕盘法  尺度效应  黄河中下游
收稿时间:2016-01-12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