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亚高山不同林龄云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 |
作者姓名: | 罗达 刘顺 史作民 冯秋红 刘千里 张利 黄泉 何建社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2.新疆林业科学院经济林研究所, 乌鲁木齐 830063;;3.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 210037;;4.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成都 610081;;5.阿坝州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四川汶川 623000 |
| |
基金项目: | 本文由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14MA004)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104-02)资助 |
| |
摘 要: | 以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林地土壤为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研究了4种不同林龄(50、38、27和20年)的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逐步增加;土壤微生物Shannon多样性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则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土壤微生物总PLFAs量、细菌PLFAs量、真菌PLFAs量、放线菌PLFAs量以及丛枝菌根真菌PLFAs量均表现为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不同林龄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第1主成分(PC1)和第2主成分(PC2)共同解释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总变异的66.8%.冗余分析(RDA)表明,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的环境因子分别为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以及细根生物量.随着人工造林时间的延长,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生物量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稳定.
|
关 键 词: | 云杉人工林 森林恢复 土壤微生物群落 磷脂脂肪酸 |
收稿时间: | 2016-06-10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