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黄土丘陵区植物叶片与细根功能性状关系及其变化
作者姓名:施宇  温仲明  龚时慧
作者单位: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杨凌,712100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杨凌,71210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4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030532, 40871246); 西部之光联合学者项目(2009Y236)
摘    要:通过植物叶片功能性状(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叶氮含量)和细根功能性状(比根长、根组织密度、根氮含量)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植物对环境的适应途径;然后根据性状间的差异进行了层次聚类,将物种划分为3大功能型,并分析了不同功能型对环境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149种植物的叶氮含量与比叶面积和根氮含量正相关、与叶组织密度负相关,比根长与根组织密度负相关,除了根氮含量,其余根性状与叶性状不相关.此外,功能性状间关系变化和适应策略在不同功能型之间也存在差异.功能型1的植物具有最强的耐旱力和防御力;功能型3的植物具有最强的养分维持能力用以对抗营养贫瘠的环境;功能型2的植物居中,生长速率最高,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分布最广;根据C-S-R理论,功能型1和3属于“胁迫忍耐型”策略(S策略),功能型2则属于“竞争型”(C)和“干扰型”(R)策略的综合.研究结果为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规划及物种配置等提供依据.

关 键 词:植物功能型  适应策略  叶性状  根性状  延河流域
收稿时间:2011-05-09
修稿时间:2011-09-28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