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京尼平苷四种不同给药途径的肝毒性初步研究
引用本文:王智勇,张海燕,杨明,高龙潭,芦乾,宋伟,刘昊,汪建民.京尼平苷四种不同给药途径的肝毒性初步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5):824-827.
作者姓名:王智勇  张海燕  杨明  高龙潭  芦乾  宋伟  刘昊  汪建民
作者单位:1. 江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江西南昌330004
2.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03;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西南昌330004
3.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西南昌330004;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成都611137
4.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西南昌33000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脑靶向神经修复中药-栀子鼻腔喷雾剂研究
摘    要:目的:依据临床的几种常规的给药方式,对比研究京尼平苷不同给药途径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D大鼠,采用口服(ig)、静注(iv)、肌注(im)、鼻腔(ns)四种给药途径给予京尼平苷溶液一个月.以肝脏指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指标,考察不同给药途径下京尼平苷的肝脏毒性作用.结果:由肝脏指数得出:口服(ig)>静注(iv)>鼻腔(ns)≈肌注(im)>空白(P<0.05);由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得出:静注(iv)>口服(ig)>肌注(im)>鼻腔(ns)>空白(P<0.01).结论:综合上述指标分析,口服(ig)、静注(iv)、肌注(im)、鼻腔(ns)四种给药途径中,鼻腔(ns)给药方式的京尼平苷对肝脏的毒性作用较小.

关 键 词:京尼平苷  给药途径  肝毒性  肝脏指数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Preliminary Studies on Liver Toxicity of Gardenoside with Four Different Pathways of Administratio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