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福建省脊髓灰质炎疫苗转换前后AFP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引用本文:郑凝旋,陈致飞,张苏晗,李东,张海荣,杨秀惠,潘伟毅,周勇.福建省脊髓灰质炎疫苗转换前后AFP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J].病毒学报,2021,37(4):872-878.
作者姓名:郑凝旋  陈致飞  张苏晗  李东  张海荣  杨秀惠  潘伟毅  周勇
作者单位: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福州350001
摘    要:自2016年5月1日起,我国与全球另外154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实施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停用三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改用二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为探讨脊灰疫苗转换对福建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结果产生的变化,本研究收集2012-2018年福建省AFP病例的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监测数据,对脊灰疫苗转换前后AFP病例的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采集AFP病例及其接触者粪便标本,并使用RD细胞和L20B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对L20B阳性分离物进行脊灰病毒(Poliovirus,PV)的型内鉴别(Intratypic differentiation,ITD),对PV衣壳蛋白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使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检验,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显示,2012-2018年福建省累计报告AFP病例1 776例,根据AFP病例分类流程确诊的AFP病例1 283例,排除的非AFP病例493例,疫苗转换前后报告发病率平均为2.83/10万和2.71/10万.实验室共检测3123份粪便标本(包括AFP病例、非AFP病例及接触者),其中合格标本采集率为92.42%,7日及时送检率为97.85%,14日内病毒分离完成率接近100%,疫苗转换前后PV平均分离率分别为1.91%(38/1986)、1.58%(18/1137),非脊灰肠道病毒平均分离率分别为10.22%(203/1 986)、5.45%(62/1 137).2016年5月1日之前分离出Ⅰ型PV6株,Ⅱ型PV 13株,Ⅲ型PV 19株;2016年5月1日之后分离出Ⅰ型PV 6株,Ⅲ型PV 12株.本研究结果提示,脊灰疫苗转换前后福建省AFP监测系统运转正常,始终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和及时性.2012-2018年福建省分离出的PV均为脊灰疫苗株,毒株血清型别以Ⅲ型为主,VP1编码区核苷酸以低变异为主,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及脊灰野病毒,疫苗转换后再未检出Ⅱ型PV,提示Ⅱ型脊灰疫苗株病毒可能已被阻断.

关 键 词:急性弛缓性麻痹(AFP)  脊髓灰质炎病毒(PV)  病原学监测  疫苗转换

Etiological Surveillance of AFP Cases Before and After Conversion of the Poliomyelitis Vaccine in Fujian Province,China
ZHENG Ningxuan,CHEN Zhifei,ZHANG Suhan,LI Dong,ZHANG Hairong,YANG Xiuhui,PAN Weiyi,ZHOU Yong.Etiological Surveillance of AFP Cases Before and After Conversion of the Poliomyelitis Vaccine in Fujian Province,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Virology,2021,37(4):872-878.
Authors:ZHENG Ningxuan  CHEN Zhifei  ZHANG Suhan  LI Dong  ZHANG Hairong  YANG Xiuhui  PAN Weiyi  ZHOU Yo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