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对鱼类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以超大城市北京为例 |
| |
作者姓名: | 李雪原 孙智闲 王凤震 席蕊 方雨田 郝浚源 盛冬 孙书雅 赵亚辉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1408 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4.北京市怀柔区园林绿化局, 北京 1014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0464);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内陆水体鱼类多样性监测专项网 |
| |
摘 要: | 城市发展对当地的水生生态系统会造成不利影响。北京作为全球超大城市之一, 其城市化进程比大多数城市更为迅速, 因此北京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城市发展的影响更甚, 尤其表现在对水生环境变化敏感的鱼类群体上。功能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部分, 亦是评估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能更好地反映出鱼类群落中物种间资源分配和互补的程度。本研究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历史标本以及相关历史资料, 选取了与栖息、摄食、运动和繁殖4个方面相关的功能指标, 计算并比较了北京市1920-1960年、1960-1984年、1984-2013年和2013-2024年四个不同时期, 以及北京市建成区与生态涵养区的鱼类功能丰富度指数(FRic)、功能均匀度指数(FEve)、功能离散度指数(FDiv)和功能分散度指数(FDis), 探讨了城市化过程对北京鱼类群落的影响。研究表明, 北京市1920-1960年、1960-1984年、1984-2013年、2013-2024年分别记录到81、66、48、55种土著鱼类。北京四个时期的鱼类功能丰富度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从28.889先下降到17.693, 后又下降到11.358, 最后又回升到19.888, 这与四个时期的物种多样性变化同步, 而功能均匀度指数、功能离散度指数以及功能分散度指数变化很小。北京市建成区与生态涵养区的功能丰富度指数与两地区的物种多样性也呈正相关关系, 建成区的鱼类功能丰富度指数(1.639)明显低于生态涵养区(14.156), 而两地区的功能均匀度指数、功能离散度指数和功能分散度指数变化较小。总体而言, 功能丰富度指数对于城市发展变化的响应更为明显。北京市鱼类功能丰富度指数在2013年以前不断下降, 2013年以后有所回升, 这与土著鱼类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恢复, 且与一些外来鱼类占据部分缺失的土著鱼类生态位有关。外来物种防控应是北京作为超大城市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环节。
|
关 键 词: | 多样性保护 城市化 城市鱼类 外来鱼类 水生生态系统 |
收稿时间: | 2024-04-21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多样性》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多样性》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