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纳米金属及其氧化物的制备、性能与抗菌应用研究进展 |
| |
作者姓名: | 左佳盛 秦颖 赵祖珍 邢璐 刘天 王松 刘伟强 |
| |
作者单位: | 清华大学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广东 深圳 518055;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天津 300457;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光电新材料研发中心, 广东 深圳 518057;清华大学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广东 深圳 518055;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生物医用材料及植入器械实验室, 广东 深圳 518057;清华大学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广东 深圳 518055;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天津 300457;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生物医用材料及植入器械实验室, 广东 深圳 518057 |
| |
基金项目: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B1515120082);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JCYJ20190807144001746,JCYJ20210324100601005,2021Szvup098,JCYJ20200109150605937,JSGG20191129114422849) |
| |
摘 要: | 抗生素在临床抗菌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然而,其滥用也带来了毒副反应、出现耐药病原、免疫力降低等问题,临床亟需新的抗菌方案。近年来,纳米金属及其氧化物由于广谱抗菌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锌及其氧化物等逐渐应用于生物医用领域。本文介绍了纳米金属材料分类和导电、超塑延展、催化、抗菌等基本性能;概述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常见制备技术;总结了细胞膜、氧化应激、破坏DNA和降低细胞呼吸等4种主要抗菌机理;并综述了纳米金属及其氧化物的尺寸、形状、浓度和表面化学特性对抗菌有效性的影响以及细胞毒性、遗传毒性、生殖毒性等生物安全性的研究现状。尽管目前纳米金属及其氧化物已在医用抗菌、癌症治疗等临床领域得到应用,但诸如绿色制备工艺开发、抗菌机理完善、生物安全性改进以及应用领域拓展仍有待深入探索。
|
关 键 词: | 纳米金属 金属氧化物 绿色合成 抗菌性能 生物毒性 临床应用 |
收稿时间: | 2022-07-12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