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一株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的分离及其对小鼠肠黏膜免疫相关因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姓名:高丽  何珊  王利利  刘宇婷  温彤
作者单位:包头师范学院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30;包头医学院 医学技术与麻醉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4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1606800);包头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BTTCRCQD2018-001);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0MS08075)
摘    要: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误食被其污染的食品会引起呕吐或者腹泻,严重者还会死亡。本研究利用划线培养法从腐败米饭中分离培养出一株蜡样芽孢杆菌。通过药敏试验分析及毒力相关基因PCR扩增对其致病性及耐药性进行分析,并将细菌培养物经过腹腔注射进行小鼠感染试验,检测其对小鼠肠黏膜免疫相关因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从而分析该病原菌的致病途径及防治手段。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分离的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对诺氟沙星、呋喃妥因、四环素、米诺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氯霉素、左氟沙星和万古霉素敏感,对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和青霉素G具有耐受性。该菌株携带hblA、hblC、hblD、nheA、nheB、nheC和entFM 7种毒力相关基因,可产生致腹泻型毒素。小鼠感染后,出现腹泻,肠黏膜免疫球蛋白和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肠道菌群检测结果表明,经该蜡样芽孢杆菌感染后,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发生变化,标志着机体健康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中的uncultured_bacterium_f_Muribaculaceae丰度显著下降,而标志着菌群失调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条件致病菌uncultured_bacterium_f_Enterobacteriaceae丰度显著升高,且与IgM和IgG呈显著正相关(P<0.05)。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携带致腹泻型毒力相关基因的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感染机体后,可以通过影响肠道菌群激活免疫系统。

关 键 词:蜡样芽孢杆菌  耐药性  毒力相关基因  肠黏膜免疫  肠道菌群
收稿时间:2022-09-19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