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胶质瘤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
| |
作者姓名: | 郝明炫 梁有沣 郭蕊 李小宁 李永超 王磊 喻长远 杨昭 |
| |
作者单位: |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分子诊断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9;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分子诊断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9;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 新疆 阿拉尔 843300 |
| |
基金项目: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buctrc201910);2021年新疆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19JCZDJC65800(Z)];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点领域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22AB022) |
| |
摘 要: | 神经胶质瘤(glioma)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占颅内肿瘤的81%。神经胶质瘤的诊断手段与预后评估主要以影像学为主,但因神经胶质瘤的浸润性生长特点,影像学不能完全作为诊断及预后评估依据。因此,发现和鉴定全新生物标志物对神经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神经胶质瘤患者组织和血液中,多种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神经胶质瘤的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其中,诊断标志物包括IDH1/2基因突变、BRAF基因突变与融合、p53基因突变、端粒酶活性增加、循环肿瘤细胞和非编码RNA等。预后标志物包括1p/19p共缺失、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8、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和CD26的表达上调和Smad4的表达下调。本文重点介绍了上述神经胶质瘤生物标志物在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
关 键 词: | 神经胶质瘤 生物标志物 诊断 预后 IDH1/2基因突变 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
收稿时间: | 2022-09-13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