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抗旱性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与产量的关系
作者姓名:方燕  闵东红  高欣  王中华  王军  刘萍  刘霞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农技推广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807516,3160138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31199)
摘    要:为明确不同抗旱性冬小麦品种(Triticum aestivum L.)根系时空分布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以抗旱性品种长武134、长旱58和干旱敏感性品种小偃22、西农979为材料,采用根箱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和充分供水条件下4个品种在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根系总生物量、总根长密度、根系在表层(0—20 cm)和深层(20 cm以下)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动态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抗旱性品种产量显著高于干旱敏感性品种,其中长旱58产量最高,西农979最低;充分供水条件下,西农979产量最高,长武134最低,长旱58与小偃22之间没有差异。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各生育时期根系性状均有显著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干旱胁迫和充分供水条件下,拔节期深层根生物量对产量有正效应,而成熟期总根长密度对产量表现为负效应。通径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根系性状对产量的直接贡献大小为开花期总根长密度(|0.54|)拔节期深层根生物量(|0.36|)成熟期总根长密度(|-0.31|);充分供水时,成熟期总根长密度(|-1.56|)拔节期深层根生物量(|0.83|)。研究表明,减少成熟期总根长密度,增加拔节期深层根生物量对抗旱性及干旱敏感性冬小麦品种产量均有显著的正效应,增加开花期根长密度有利于提高抗旱性冬小麦产量。

关 键 词:冬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  根生物量  根长密度  产量  干旱胁迫
收稿时间:2017-11-13
修稿时间:2018-11-0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