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蛙变态过程中甲状腺发育及甲状腺激素分泌 |
| |
引用本文: | 葛雅楠, 李圆圆, 张银凤, 楼钦钦, 赵亚娴, 秦占芬. 黑斑蛙变态过程中甲状腺发育及甲状腺激素分泌[J]. 水生生物学报, 2014, 38(4): 714-719. DOI: 10.7541/2014.101 |
| |
作者姓名: | 葛雅楠 李圆圆 张银凤 楼钦钦 赵亚娴 秦占芬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5;2.福建农林大学, 福州 35000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863”计划课题(2012AA06A302);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9048)资助 |
| |
摘 要: | 系统研究了我国本土两栖动物种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变态发育过程中甲状腺组织学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为甲状腺生物学和甲状腺干扰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黑斑蛙蝌蚪发育的形态变化: 第26-40阶段,后腿芽生长并逐渐分化出五趾结构;42阶段,开始进入变态高峰期,前肢展开,尾吸收,蝌蚪身体发生巨大形变;46阶段,蝌蚪完全变态成小蛙。随着形态学的变化,甲状腺的组织结构也发生明显的变化: 26-37阶段,甲状腺体积较小,增长缓慢;38阶段甲状腺体积迅速膨大,进入高峰期,甲状腺的发育达到顶峰;随着变态完成,甲状腺又逐渐缩小。甲状腺组织学变化的同时,甲状腺激素水平也相应发生变化: 在变态前期,下颌中3,3',5-三碘代-L-甲腺原氨酸(T3)水平增长缓慢,进入变态期后,T3含量迅速升高,在变态高峰期达到峰值,随后下降。以上结果表明,黑斑蛙发育过程中甲状腺组织学的变化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波动相吻合。对黑斑蛙甲状腺系统的研究,可为日后使用黑斑蛙开展甲状腺干扰作用的研究提供基础。
|
关 键 词: | 黑斑蛙 蝌蚪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发育 |
收稿时间: | 2013-10-24 |
修稿时间: | 2014-02-2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生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