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鼎湖山锥栗粗木质残体的分解和元素动态
作者姓名:吕明和  周国逸  张德强  官丽莉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项目
摘    要:选取锥栗(Castanopsischinensis)粗木质残体(coarsewoodydebris,CWD)的3个径级(径级1-3分别为5-10cm,10-20cm和20-30cm),并且将每个径级的锥栗粗木质残体分为Ⅰ、Ⅱ、Ⅲ、Ⅳ、Ⅴ5个分解阶段。通过测定锥栗粗木质残体3个径级的Ⅰ-Ⅲ阶段的7种化学元素(C、N、P、K、Ca、Na、Mg)的浓度和CWD密度变化来研究其分解过程中的元素动态、分解速率及其分解过程中基质质量的变化。到分解阶段Ⅲ时,3个径级的重量与原来相比分别损失了36%、48%和43%。元素N、P、Mg、Ca、Na的浓度升高。元素N的累积可能和锥栗粗木质残体中寄生着固氮细菌和真菌有关。元素P、Mg、Ca、Na的浓度升高则可能是由于这4个元素因淋溶流失的速度小于锥栗粗木质残体质量的损失速度,造成元素积聚,元素C、K的浓度降低。N/P比值是较好的分解指示指标。虽然存在元素的净释放,但是由于C和其它主要元素的释放速率较慢,因而锥栗粗木质残体是森林中重要的C库和长期的元素来源。

关 键 词:锥栗  粗木质残体分解  化学元素  粗木质残体密度
文章编号:1005-3395(2006)02-0107-06
收稿时间:2005-09-19
修稿时间:2005-12-26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