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形态结构的新疆干旱地区真藓(Bryum argenteum)环境适应性研究
引用本文:卓露,薛山,买买提明·苏来曼,李鸿彬,张道远.基于形态结构的新疆干旱地区真藓(Bryum argenteum)环境适应性研究[J].生态学报,2023(21):8865-8874.
作者姓名:卓露  薛山  买买提明·苏来曼  李鸿彬  张道远
作者单位:1.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洲城镇与山盆系统生态兵团重点实验室;2.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抗逆植物基因资源保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050,2021xjkk0500);
摘    要:真藓为极端恶劣环境的开拓者和主要先锋植物,同时也是世界的广布种。通过对新疆不同干旱类型:半干旱区(居群A:P1—P6)、干旱区(居群B:P7—P9)、极端干旱区(居群C:P10—P17)的17个居群真藓的外部形态与解剖结构的对比研究,探索真藓植物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对不同干旱环境的适应性,以期为干旱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及生态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新疆不同居群真藓的株高、叶片的长和宽、毛尖长、植株横切面直径、叶细胞长和宽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干旱强度的增加,居群A<居群B<居群C的个体株高降低,叶片毛尖增长,叶面积减小,属于极端干旱地区种群C的叶面积变异系数最大;另外,通过研究形态解剖结构数据统计分析后发现,叶面积(0.3478)、株高(0.2957)、毛尖长度(0.2349)的变异系数依次降低,进一步说明真藓叶片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最为敏感。据此推测真藓的个体外部结构和解剖结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且该特性是真藓适应各种环境的重要生存策略。

关 键 词:解剖结构  干旱  生态适应性  居群  真藓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