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及其对碳中和的意义与对策
引用本文:杨阳,张萍萍,吴凡,周媛媛,宋怡,王云强,安韶山.黄土高原植被建设及其对碳中和的意义与对策[J].生态学报,2023(21):9071-9081.
作者姓名:杨阳  张萍萍  吴凡  周媛媛  宋怡  王云强  安韶山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 陕西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2107282);;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
摘    要:黄土高原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地和天然的西部生态屏障,在“黄河高质量发展”和“双碳战略目标”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汇效应将迎来重大的转机和严峻的挑战。首先回顾了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背景与历程,然后概括和总结了植被建设过程中固碳效应,针对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固定和排放过程,提出了一系列的增碳减排措施和对策,包括优化黄土高原植被建设和管理模式,加强科技顶层设计,提升植被建设的碳汇能力,并加快退耕还林/草的“碳交易”市场建设,健全法规规章标准和碳统计监测体系等;最后,对植被建设后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展望,为黄土高原乃至全国陆地生态系统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关 键 词:黄土高原  植被建设  固碳减排  碳中和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