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温度对火赤链游蛇幼体特征的影响兼评剩余卵黄的功能 |
| |
作者姓名: | 计翔 许雪峰 林植华 |
| |
作者单位: | 杭州师范学院生物学系,杭州,310036 |
| |
基金项目: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397033; |
| |
摘 要: | 研究3 个温度中孵出火赤链游蛇( Dinodon rufozonatum) 幼体的特征并评估剩余卵黄的功能。孵化温度显著影响孵化期和孵出幼体的体长和尾长。与其他类似研究结果不同的是, 低温(24℃) 孵出的幼体体长和尾长小于较高温度(28 ℃和30 ℃) 孵出的幼体。在24 ~30℃温度范围内, 孵化温度对孵化成功率、胚胎对卵内物质和能量的利用、幼体的性比和畸形率、孵出幼体总干重及躯干长、剩余卵黄和脂肪体干重无显著影响。孵出的雄性幼体数量显著多于雌性幼体。剩余卵黄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孵出幼体的早期维持和躯干的生长。新生卵内容物中81-4 % 的干物质、70-0% 的脂肪和79-4 % 的能量在孵化过程中被转移到幼体。
|
关 键 词: | 火赤链游蛇 卵 孵化 孵出幼体 |
文章编号: | :0254-5853(1999)-05-0342-0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动物学研究》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