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植物遭受伤害后乙烯和乙烷产生的消长关系
引用本文:李振国,魏佩珩,刘愚,吴有梅,余叔文.植物遭受伤害后乙烯和乙烷产生的消长关系[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82(4).
作者姓名:李振国  魏佩珩  刘愚  吴有梅  余叔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李振国,刘愚,吴有梅),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环境保护处科研组 (魏佩珩),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余叔文)
摘    要:在几种逆境下引起严重损伤后植物组织产生的乙烯和乙烷呈现此消彼长现象: 小麦黄化苗受机械伤害,在一定伤害程度内乙烯产生渐渐增加,伤害加重,乙烷明显上升,乙烯则相应下降。 通N_2引起麦苗伤害时,随着通N_2时间的延长,乙烷产生逐步上升,乙烯生成则递减。 受通N_2伤害的组织放在不同氧分压下,在低氧分压范围内(1~20%),乙烷产生随氧分压提高而上升,在高氧分压下则显著下降;乙烯生成随氧分压提高而一直增加。 严重冰冻后的麦苗织组只释放乙烷,再加入CuSO_4,促进乙烯产生同时减少乙烷生成。 牵牛花叶片对不同浓度HSO_3~-起反应而产生乙烯和乙烷时,也有类似的此消波长现象。 对植物组织在受伤害后出现的乙烯和乙烷的消长关系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在某些条件下组织所产生的乙烯和乙烷有来自共同前体的可能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