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一株可溶性有机磷去除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作者姓名:黄志华  曹海鹏  杨先乐  李熙  王炼  安健  龚雨州
作者单位:1. 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上海,201306
2. 长沙市动物防疫监督站,湖南,长沙,410006
3. 四川省水产学校,重庆,401520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No. nycytx-49-17); 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No. ssc-07006); 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资助(No. KFT2008-5); 对虾养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建立项目(No. nyhyzx07-042); 淡水鱼类出血性疾病综合防治技术集成示范项目(No. 200803013)
摘    要:以甘油磷酸钠(Sodium Glycerophosphate,以下简称NaGly)作为外源可溶性有机磷,从富营养化的养殖池污泥中分离到5株可溶性有机磷去除菌株,通过除磷率比较,筛选出一株最为高效的菌株D2,其对初始浓度为5mg/L甘油磷酸盐磷(Phosphorus Glycerophosphate,以下简称GP-P)的去除率可达99.0%。此外,对其进行了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并进一步研究了其生长特性与除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2为肠球菌(Enterococcus sp.),与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菌株KT4S13(登录号:AB481104)和CICC6078(登录号:DQ672262)的16S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近100%;其生长周期为:0-4h为生长迟缓期,4-8h为对数生长期,8-28h为稳定期,28h以后为衰亡期;且在15°C-40°C、pH4.0-9.0以及5-40mg/LGP-P条件下均能够生长,其中菌株D2最适生长的温度范围和pH范围分别为30°C-35°C、6.0-7.0,而且20-30mg/LGP-P能显著促进菌株D2生长。此外,菌株D2在进入衰亡期之前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对20mg/LGP-P的除磷率逐渐升高,在进入衰亡期后的28-32h内对20mg/LGP-P的除磷效果趋于稳定,其在15°C-40°C、pH4.0-9.0以及5-40mg/LGP-P条件下均具有除磷作用,其最适除磷温度范围、pH范围和GP-P浓度范围分别为25°C-35°C、6.0-7.0和5-10mg/L。

关 键 词:可溶性有机磷   肠球菌   分离   生物学特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