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地形对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针阔混交林幼树更新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赵家豪 孙晓丹 叶钰倩 祝于红 雷平 陈斌 关庆伟 |
| |
作者单位: |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南京 210037;南京林业大学南京现代林业创新协同中心, 南京 210037;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上饶 33451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703) |
| |
摘 要: | 为探讨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针阔混交林内不同微地形中幼树更新特征的差异,明晰不同微地形生境对幼树天然更新的影响。以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约1800m的南方铁杉针阔混交原始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在其中建立的中亚热带南方铁杉针阔混交林动态监测固定样地首次调查数据,将固定样地中160个20m×20m的样方根据其海拔、凹凸度和坡度3种地形参数通过C-均值模糊聚类划分成不同的微地形生境,比较这不同微地形下的更新幼树种类组成及幼树更新特征,包括幼树密度,幼树平均胸径、平均高、平均冠幅,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不同微地形下幼树更新特征与地形因子、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通过聚类分析,最终将固定样地的微地形生境划分成4类,分别为陡坡、凹地、凸地、缓坡。(2)4类微地形更新幼树优势种组成类似,但优势程度存在差异。闽皖八角幼树在4类微地形中的重要值皆为第一,均大于43%。建群种南方铁杉的幼树在凸地的重要值为9.09%,具有一定优势;在陡坡的重要值为0.62%,优势程度较差。(3)陡坡的更新幼树密度最高,为399株/hm~2,高于凹地,凸地和缓坡;幼树平均胸径和平均高的大小表现为:缓坡>凸地&...
|
关 键 词: | 南方铁杉 针阔混交林 微地形 幼树更新 空间分布 |
收稿时间: | 2020-12-17 |
修稿时间: | 2021-09-18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