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型性状构建材用云南松核心种质策略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李华 付朴艳 闫熙 曹子林 王晓丽 |
| |
作者单位: | 西南林业大学 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 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 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 生态与环境学院,西南林业大学 林学院 |
| |
基金项目: | 云南省农业基础研究联合专项(202301BD070001-042);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2022Y582) |
| |
摘 要: | 【目的】研究旨在构建可靠的材用云南松核心种质,加强其种质资源选育、开发利用研究,解决其种质资源分布广、保存成本高、保存难度大等问题,促进云南松种质资源有效利用。【方法】以云南松26个天然居群的780株样株为原种质,以18个表型性状为原数据,利用2种不同构建策略(利用地理角度与改进的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探讨不同构建策略所构建的核心种质对原种质的代表性。【结果】结果表明:(1)地理角度构建出的包含219株样株的种质子集,其遗传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改进的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构建的4个种质子集,略高于原种质;该种质子集与原种质的MD值为3.921%,VD值为83.33%,CR值为82.207%,VR值为99.48%;通过对原种质与该种质子集18个性状做主成分分析,累计贡献率分别为79.376%、82.163%,其种质子集样株分布相对集中。(2)改进的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构建的4个抽样比例分别为10%、20%、30%和40%的种质子集中,其中20%抽样比例的种质子集效果最好,该种质子集的多样性指数极显著大于原种质;20%抽样比例种质子集与原种质的MD值为6.363%,VD值为83.33%,CR值为91.099%,VR值为124.448%;对20%抽样比例的种质子集进行主成分分析,累计贡献率为83.539%,且高于原种质,该种质子集样株分布范围覆盖了整个取样范围。【结论】研究表明,不同方法构建的核心种质均获得了原种质不同程度遗传多样性,这2种构建结果均可代表材用云南松种质资源核心种质;而地理角度构建的种质子集在种质资源采集、保存和更新方面更具有优势,可为材用云南松种质资源保存和优良种质选育提供科学方法,同时为其他种质资源的构建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
关 键 词: | 云南松 核心种质 地理角度 Arcgis 表型性状 |
收稿时间: | 2023-08-14 |
修稿时间: | 2023-11-20 |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植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植物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