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引用本文:李高俊,赵光军,谷圆,等.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J].生物资源, 2023, 45(6): 511-522.DOI:10.14188/j.ajsh.2023.06.001
作者姓名:李高俊  赵光军  谷圆  蔡杏伟  顾党恩  余梵冬  李芳远  董杨  陈治  申志新
作者单位: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海南淡水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海南,海口,57112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外来水生生物入侵防控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外来物种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80;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三亚,572022
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MS117);海南省科技项目(ZDYF2023SHFZ132);海南省科技项目(ZDYF2021XDNY299);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省本级项目(KYL-2022-13);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RC748)
摘    要: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之一,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以往对湿地鱼类的研究一直相对匮乏,不利于进行湿地保护和湿地公园的开发和建设,本研究基于2021—2022年期间对海口市典型湿地——五源河湿地公园的鱼类群落调查数据,研究了该湿地公园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调查发现该湿地公园鱼类70种,隶属9目28科61属,其中纯淡水鱼类41种,河口鱼类29种;纯淡水鱼类中土著鱼类29种,外来鱼类12种;受威胁鱼类6种,海南特有种2种。湿地公园鱼类生态类型以杂食性、底层性、定居性鱼类为主;海南似鱎(Toxabramishoudemeri)、齐氏非鲫(Coptodonzillii)、须鲫(Carassioidesacuminatus)、豹纹翼甲鲇(Pterygoplichthyspardalis)为该湿地公园的优势种;鱼类群落的Shannon⁃Weiner指数、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11、5.19、0.59和0.26。结果表明,五源河湿地公园的鱼类多样性较高,但部分河段受到外来物种入侵和人为干扰的影响较大,亟需实施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关 键 词:五源河湿地公园  群落结构  鱼类多样性  外来鱼类
收稿时间:2023-08-22
修稿时间:2023-10-17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资源》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物资源》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